億載金城簡介

億載金城位於台南市金城里,在台南安平附近,億載金城是台灣島第一座西式砲台,也是第一座配備『阿姆斯壯大砲』的砲台,可說是台灣砲台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;億載金城古稱『二鯤鯓砲台』,也有人稱做『三鯤鯓砲台』,所謂的二鯤身即是昔日羅列在台江西岸的沙洲島名,當時安平古堡位於一鯤身,億載金城位在二鯤身。不過後來因為港口淤積,所以沙洲也就慢慢的連在一起。當時建造的原因,就是對付日本人的侵台,億載金城是中國人花錢蓋,請法國設計師設計,作戰時則用英國、德國的砲、美國的步槍,洋味十足!

億載金城建築特色

億載金城是於清同治13年(西元1874年),也就是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同年開始建造,完工時間為清光緒2年(西元1876年),億載金城佔地約3公頃,為西洋式紅磚建築,呈四方形,四隅有稜堡,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,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,城上設有大砲,故稱大砲台,另稱安平砲台、三合土砲台、抗日名城,目前列為國家第一古蹟。

城外作拱形,外題『億載金城』,內題『萬流砥柱』,皆為沈葆禎的手筆;億載金城的城門右邊,紀念碑上面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築歷史,還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,以及三座大砲台。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,但絕大部分的砲都在日據時代遺失,目前所見只有1尊小砲為真砲,其餘都是64年整建時仿製;雖然經過多次整建,億載金城多項設施都已被破壞,如砲台營房、彈藥庫等,億載金城砲台中央減低炸彈攻擊威力,同時兼有儲水功能的水池現在也已填平,成為廣闊的空地,但現存的外觀仍能看出砲台整體型制。

as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劉銘傳—台灣現代化之父

        因中法戰役保台有功成為首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,在六年中使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,他是如何做到的?

       「百年以來,中國朝野上下的有心人莫不以『近代化』——自強相尚,『才氣無雙』的劉銘傳雖只是其中之一,但了解最深,持之最堅,赴之最力,成績最著,很少人可與相比。他的表現即在台灣。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郭廷以對劉銘傳的評價相當地中肯。

        沒讀過多少書,劉銘傳卻是清代少見的具備現代知識與能力的「奇才」。他十五歲就輟學幫父親販賣私鹽。一八五三年,洪秀全攻破南京,正式建號「太平天國」,由於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已腐化不堪一擊,地方上都各自辦團練以求自保。十八歲、好勇善鬥的劉銘傳,就被安徽合肥大潛山下蟠龍墩的鄉人推舉為保塞長,從此展開殺敵衛民的軍旅生涯。

        清末推行洋務運動的名臣中,如曾國藩、李鴻章等,不是進士、就是翰林。行伍出身的劉銘傳,少了科舉包袱,反而最能吸收現代的新知識,並且身體力行。跟隨李鴻章在上海時,他帶領部隊「銘軍」與洋軍「常勝軍」並肩作戰對抗太平天國軍隊,又跟英法教練學習使用洋槍洋砲,後來他練兵作戰都採西式,所以在法軍犯台時,才能以夷制夷,保住台灣。

as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醬油是由『醬』演變而來,早在三千多年前,周朝就有製醬的記載了。而醬油之釀造純粹是偶然地發現,醬油起源於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料,是由鮮肉醃製而成,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,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,後來被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,才廣為流傳到各地廣為使用。最初是由僧侶們所釀出的,而後隨著佛教之遠播,偏及各地,如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一帶,目前中國菜備受世界人士之讚賞,醬油成為世界性之調味品。醬油之製造,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,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,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,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。(引用臺灣醬類同業公會期刊)
配製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,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、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的液體調味品。只要在生產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,即是配製醬油。
味噌、味増或麵鼓,是一種有鹹味的日本調味品日本料理的主要配料之一。味噌的種類比較多,主要是原料的成分和比例的不同。用作製造味噌的原料有等。其製作方法是將這些原料蒸熟後,再通過黴菌酵母菌發酵而製成。傳統製法是把大豆煮熟攪捽搓揉後,加入海鹽調味,搓勻後放入米麴麥麴,最後放入木桶內封存發酵,兩年後味噌成熟,除去表面一層發霉的麵鼓後便可得到又香又濃的味噌。日本家庭最常用味噌煮湯(日本語叫味噌汁:みそしる),也有些地方拿來煮關東煮


as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